发帖数:10
粉丝数:0
注册时间:2022-05-18
|
追思先烈,弘扬清明文化 又是一年春草绿, 梨花风起正清明。 春和景明、 万物复苏,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作为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自古就 有慎终追远、 缅怀亲人、 踏青郊游等习俗。 曾子曰: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而慎终追远也是清明节延续千年的内涵,或缅怀先烈或传承家风, 或凝聚亲情, 在习俗中感悟清明文化的灵魂, 追远思今, 传承弘扬。 作为清明节的“规定动作 ” , 祭扫祖墓、 追思先人的民间习俗由来已久。 后人通过对先人墓地的清扫、 添土、 拜祭、 献花, 既表达对逝者的离别之苦、思念之切,更祈求先人降吉祥于子孙, 庇佑后代事业有成、身体健康, 同时也让先人的墓地呈现出生机 勃勃的崭新气象。然而,以往每到清明等祭祀时节,烧纸焚香祭奠之风盛行,焚烧纸钱更是浪费金钱,又严重污染了环境,还极易发生火灾。近年来,在政府各部门的大力倡导下,群众的安全文明意识有了很大提升,文明祭扫理念逐入人心。鲜花祭扫、网上祭扫等绿色文明的祭扫方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香烛、纸宝、鞭炮,成为了清明祭扫的新风尚,让老节日过出新味道。因此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广大市民朋友们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做“告别陋习、文明祭扫”的先行者、领头人,树立文明祭祀观念,倡导文明祭扫新风,传播现代文明风尚,用文明祭扫的实际行动,传播新时代文明新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缅怀之时,不仅要祭奠亲人、追思古人,更应缅怀先烈、祭祀英烈,在家国同祭中,增进民族情感,涵养家国情怀,凝聚爱国共识。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是在千百年历史传承中遗留形成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日,我们必须用心去感受清明节背后的文化韵味。清明节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对历史的缅怀、对家国的珍视、对英烈的感恩。英烈们的事迹是一部部用真情编写的爱国主义教科书,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最可珍视的革命传统。清明节临近,各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各界人士到革命烈士陵园,开展清明祭扫祭奠活动,向纪念碑敬献花篮,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然而今天,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绝不是一马平川、朝夕之间就能到达的,而是久经磨难,靠一代又一代人的牺牲和奋斗换来的。换句话说,没有先烈们舍小家顾大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奋斗、牺牲奉献,就不可能有我们现在美好幸福的新时代。无数英烈前仆后继,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促进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而终身奋斗、英勇献身,他们以鲜血浇灌理想,用生命捍卫信仰,构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当此之时,我们缅怀先人、哀悼亡者,也致敬烈士、感恩英雄;我们铭记苦痛、护佑历史,也珍惜当下、憧憬明天。可以说,今天的清明,是一个抚慰心灵的机会,是一个静心思考的契机,是一个联通家国的通道,安放着不同人的真情实感,塑造着时代的文化景观。清明时节,我们通过祭祀与追思,感恩英烈,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宗旨,接续奋斗,把祖国建设得更富强,把革命先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以此告慰为国牺牲的英灵。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硝烟已逝,功勋永存,我们必须懂得,昨天,是英雄烈士用生命捍卫我们,今天,我们必须倍加尊敬英雄烈士。清明时节慎终追远、礼祭英雄烈士,就是要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汲取崇高的革命精神,追寻红色精神,赓续红色基因,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构筑起民族的灵魂,凝聚起磅礴的爱国力量,使之成为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不止的精神源泉,踏着英雄的足迹前进,开拓进取,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