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招聘\租房客服:18007768881、18007768885,二手房客服:18007769998,广告与爆料:18007768899,问题反馈:18007768899
xjl03/header
扫一扫进入APP
/xjl03/read
找房    找车    找工作    装修建材
  • 全部
  • 帖子
  • 文章
  • 日志
  • 用户
  • 版块
  • 群组
全部
发帖

岭南的老祖母

发帖数:9
粉丝数:1
注册时间:2022-05-12
 

岭南的老祖母
一个国家是宽广辽阔、人口众多些好呢,还是逼仄的弹丸之地、鼻屎之域、蕞尔小国、寥寥数人好呢?别拿欧洲那些支离破碎的小国说事,国小力弱是公认的定律。别说大有大的难处,看看二战中亡掉的国家吧。即便如加拿大的国土广大,但人口仍然难以支撑起应有的尊严和足够的荣耀;即便如日本人口拥挤,但土地的贫乏还是无法为其带来资源的富足与民众的福祉。如果小到一乡一村都要自立为国时,如果到了人自一国的程度,那就不仅仅是徒增笑柄的事了,倘若隔阂分离如此,那就离民族的危亡不远了。
人字的架构就是相互支撑,同宗同祖同文同种同声同气同血同脉焉能骨肉分离、金瓯有缺、地拆东南!?如此说来,谯国夫人就是人间的女娲,天界的女娲补的是天,但人间的她补的是地,对于我们的大中华而言恩同再造。
别拍我,我不是大国沙文主义者。
这里说的谯国夫人就是一个叫冼英的奇女子,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个令人景仰的母亲,一个为中华民族,为神州华夏辽阔疆域做出了盖世奇功和无匹伟业的老祖母。要论其对祖国的贡献后世还有谁可堪媲美,大概就只有左宗棠了,但左氏在某些方面还是有些逊色于她。
余秋雨揣度说,她的政治生涯是从结婚后开始的。但我认为,她在婚前就已经头角峥嵘锋芒毕露了,她在辅佐其父兄在部族的交往、争斗、斡旋、统战甚至是杀伐中就完成了政治生涯的初始化布局,在与岭南蛮族的纵横捭阖里就小试了她的政治权谋与智慧的牛刀了,剩下的就只待一个更大的舞台和空间来让她充分表达、演绎与施展了。
冼英二十四岁时就变成了冼夫人,不,应该叫冼太夫人(因为其儿媳也叫冼夫人,也颇具聪明才智与报国情怀,虽然其功德还不能与太夫人相比)。历史恰到好处地走到了这个节点,冼英与冯宝金风玉露一相逢,果然就胜却了人间无数。冯宝由于有了冼英的助力摒弃了官二代的跋扈、骄横和颟顸,增强了政治的理性和治下的文治武功;而冼英有了冯宝提供的广大空间与政治基础,更加如虎添翼。这不免让人想起了武则天,两人都颇具政治头脑与策略胆识,但她显然比那位女皇又多了些正义与人性。
虽然无法穿越回那个时代瞻仰其风姿神韵,这可能减弱了我对她的切肤之感与孺慕之思。但未必我就不在那个时期,也许我就是她属下的马童,也许是她身旁的侍女,也许只是一个深受其惠的普通流民,甚至于就是他征战杀伐的寇仇,大概正是这历史瞬间的一回眸一定格一闪光,就将其英姿飒爽的剪影深深地烙印在脑海的相册里。虽然有些感性与粗粝,但历史事实却是班班可考,一帧一帧地回放与品咂,难以叫人心头平静。
历史上的中国有两个斑驳芜杂纷争离乱的时期,一个是南北朝,一个五代十国,华夏神州如同一件华美的锦袍在军阀和外敌、强寇、胡虏的侵凌、搓揉与撕咬下变成了破衣烂衫,多姓家奴粉墨登场如同万花筒般光怪陆离。冼英何其不幸,以一个女子柔弱之身与刚强之质降生于那个朝代更迭、烽火兵燹的乱世;但中国又何其有幸,整个的南疆全都托庇于这个勇谋兼具、文武并备、充满家国情怀的圣母。如果说,岭南一带没有像交趾安南的宵小那样迷恋权柄、贪图割据、霉变腐烂、变质朽败离枝而去,应该说早年的冼英、后来的冼夫人或冼太夫人、最后的谯国夫人无疑居功至伟。尽管那时还没有发明“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崇高概念和语汇,但相信她对此是谙然于胸了然于怀的。
梁大宝元年,高州刺史李迁仕心怀异志佯召冯宝,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冯宝居然不能洞悉其奸,居然就欣然应招准备前往。倒是冼英犹如神助有惊人的判断力,她预见了这个李某的离心离德;同时又有过人的谋略与识见,居然代夫应约而去。而且,还一举打败并驱逐了这个叛臣。这一役,她相识了陈朝的英主陈霸先,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晤,她的识人之明观人之智的才能就立即显现,一见之下,她就断定此人必是取代腐朽梁朝的最佳人选,并与之建立了旷世的深情厚谊,真可谓连类龙鸾、惺惺相惜。
在那个时代,朝代的变换如翻书一样快闪,城头变换大王旗的结果是人际的关系就像当今社会一样浮泛空洞,人的情谊也极易轻易地挥发并朝秦暮楚。三姓家奴侯景就是其中的代表,叛乱不已,拥立不定,三心二意,朝秦暮楚。就连名将王僧辩也难保晚节,在立储问题上首鼠两端、始乱终弃,最终酿成杀身之祸。
但冼太夫人不,她忠贞不二始终如一,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方向,从未有过闪失,与其说是她精于审时度势、善识时务,有着睿智明断的洞察力,倒不如说是她内心崇高的人性良知与道德法则帮助了她。使她在乱世中牢牢地执掌舵轮,绕过暗礁险滩,穿过坎坷阴霾。也使岭南很少罹遭战争的蹂躏与践踏,让南国的人民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存生活空间,给粤琼等地区域的经济社会撑起了一把巨大的保护伞。
遗憾的是,志度弘远、恭俭勤劳的陈霸先在位只有短短的三年,就兰摧玉折匆匆地撒手尘寰,皇天何以如此薄待这位龙骧虎视的乱世英雄,长使人们涕泪满襟、数度扼腕。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后来五代十国里雄才伟略的周世宗柴荣也像他一样,宏图未展就赍志以殁,上苍总是不给他们假以时日与天年。
不巧的是,冼太夫人的丈夫冯宝也去世了,而且比陈武帝还早一年。冯宝的身后出现了权力真空,动荡的岁月来临了,各个山头蛰伏和隐忍的野心被激活了,他们蔑视一个女性的权力,他们错估了冼氏的能力与决心,他们觊觎权力宝座,互相攻伐争斗,刀光剑影、杀戮纷争苦无了局。而王师则鞭长莫及自顾不暇,冼太夫人根本得不到任何助力。
沧海横流,英雌本色,冼太夫人从冯宝的身后横空出世,以菩萨心肠与霹雳手段,刚柔兼济,恩威并用,王霸皆施,很快就收拾了旧山河,九川十八滩,滩滩爱戴她;九岭十八山,山山仰慕她。于是,她率众依旧朝向了陈朝的天阙。其后还协助了陈朝的军队参与了广州平叛。
隋兴陈灭,隋军慑于这位老祖母的声威,居然逡巡游移不敢犯境。最后还是老妇人自己明白事理,通达时务,通权达变,知道陈终不可续,新兴之隋终不可抗,国家的统一大势所趋,大乱必须大治,稳定高于一切,最主要的是杨坚有着陈霸先一样的爱民情结与勤政基因,舍陈入隋是历史的潮流所向,更是时代的必然。
但陈朝的知遇之恩和君臣情缘却不忍就此终结、了断和罢休,冼太夫人隆重地召集首领数千人“尽日恸哭”,这样一个场面令人动容和感佩,这样的云天高义的任谁见了都不免产生共振心有戚戚,陈霸先地下有知当无憾矣。
这之后,冼太夫人又重演了一次“广州平叛”,虽然她已年近七十,尽管叛乱的势力波及的范围更广,但冼太夫人却比上一次顺遂得多,她的兵锋所指,叛军顷刻瓦解冰消,贼人望风归顺,冼太夫人的名号德行无疑就是高扬的精神大纛与祛魔阳光。不仅如此,她在将近八十岁高龄时,居然还查办了广州的贪官污吏。
她占据了南朝的一半或三分之一的疆土,拥有了众望所归人心所向的民众,还有一支庞大的善于攻城略地的虎狼之师,完全具备了割据称雄、分疆裂土、南面称孤并与当朝分庭抗礼的资本与实力。但她始终淡泊名利,铸剑为犁,以黎民为念,以理以礼而不是力服人,她总是心存华夏一脉,服膺并恪守着公道与正义,从不以个人的名位萦怀,她就像是一位慈母,翼蔽呵护着这一方父老乡亲。
这是怎样一个不凡的人生呢?她的体内犹如安装了不竭的核动力,她的胸中盛满了正义与真理、公序与良俗、忠诚与爱心、礼法与仁德、大爱与大义,从立德立言立功的角度而言,她似乎仅仅没有立言,征之以史实揆度于常理,她应该是有的,否则就无从解释她数十年屹立于岭南政治军事民政的制高点而不倒的原因,如果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来支撑,断乎不能在民众的心头延续长达数十年,遗憾的是囿于少数民族与边远蛮荒及文化落后等诸多因素,未能被后世记录下来流传下去。虽则如此,但我仍认为她就是一个完人。至少,在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作为一个杰出的女性,有如此的才德与事功,舍此还有谁?
似乎可以找到奢香夫人和秦良玉对照,不错,奢香夫人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可惜她英年早逝,才35岁就离别了她所热爱的部族和国家。她真正在政治舞台上诠释她的政治纲领的时间大约只有八年;其次是,她的辖区范围大概只有黔西,而且还有其他属官掣肘。至于秦良玉,她是明末战功卓著的女性军事统帅、民族英雄和军事家。她的一生都在血与火的沙场马上征战,显然,她的军事生涯远远大于政治年华,时代没有给她留下施政的机遇。她俩的生平事迹都异常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但缺乏了冼太夫人政治军事胆略和济世救民的才能的全面性。
视窗最后落在了冼太夫人盘马弯弓的雕像上,只见她雌姿英发目光如炬,身手矫健气定神闲。感觉马儿驮着她起飞在云岭山河之间,让她巡视着终生为之奋斗的故土与毕生为之爱恋的家园。云山苍苍,江水泱泱,风从身旁掠过,吹散了丝丝缕缕的传说,把她的故事和恩德洒落在这片广袤的热土上,铭刻在所有华夏子孙的心头,那些无论顶戴着“冼”与非“冼”、“冯”或非“冯”姓氏的子民们,他们都是你的儿女与子息;那些分布在祖国南方的北方的山川田野,都是你的领土和封疆!你与华夏神州已然融为一体不分彼此,你与中华民族你中有我血脉相连!
   举报 留言 楼主   发表于: 2022-05-12  评论
发帖 刷新顶贴 评论 收藏本贴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