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我县20万人,县城所在地只有一个农贸市场约6000多平方米,现有12位管理员兼食品安全管理员,250个摊位,25个服务房门面,100个流动摊点。存在问题:一是虽然农贸市场检验设施设备已配套,但市场开办者缺乏专业技术人员,难以对市场食用农产品进行有效检测;二是我县农贸市场少,规模又小,面积有限,摊位不足,不能满足群众销售食用农产品的需求,存在乱摆乱卖,占道经营现象,难以划行规市,不利于食用农产品监管;三是我县食用农产品经营者素质普遍偏低,食品安全意识淡薄,进货渠道杂乱无章,不索证索票,难以溯源。
二、改善农贸市场监管的应对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县委、县人民政府十分关注我县农贸市场经营监管工作,并以创建国家县城为抓手,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期间重点督查我县农贸市场。我局根据县领导指示,成立了相关领导小组,通过按照《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管管理办法》,明确市场开办者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指导市场开办者对市场的管理,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专用于改造农贸市场环境,有效地改善了我县农贸市场脏、乱、差的经营格局。
(二)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监管无死角。为保障农贸市场经营监管无死角,我县主要实行网格化管理,在全县范围内建成以县为主体的,将局班子及干部职工划分四个片区到乡(镇)、村一级协助包干监管。并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活动,将人员坐标定位,农贸市场由一名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在市场内由两名干部职工包干负责,创国卫期间检查了农贸市场250个摊位,25个服务房门面,100个流动摊点。9月下旬顺利通过自治区技术评估。
(三)通过服务指导,规范农贸市场经营户。在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期间,我县对农贸市场家禽行、水产品行、家俱店进行改造及对市场及周边通道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我局以新建农贸市场为契机,通过和市场服务中心联手,在新建农贸市场过程中,现场指导食品流通经营者,按照农贸市场规划,一户一摊,做好“三防”设施建立工作,在指定区域内悬挂“食品经营许可证” 等相关证件。我局执法人员现场指导食品经营户规范“一票通”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相关材料。
(四)建立快检室。为做好对农贸市场配套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我县农贸市场已建有农产品检测室,已经正常使用,每天由我局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和市场服务中心人员通过在农贸市场内随机抽检15个批次的农产品进行快检,并且每天将快检结果公示在农贸市场的LED滚动屏。
(五)加强宣传。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开展好食品安全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加强食品经营“一票通”制度的落实;为避免难以溯源,抽检对象一定是能索证索票的农产品摊贩或农产品经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