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民族大学 作者: 谭容 覃靖珊 马丽媛 摄影:韦莹萍
近日,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阳光·助残”志愿服务队前往百色德保县,开展为期十天的“精准扶贫促两建,阳光助残创和谐”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回访留守残疾儿童家庭、走近敬老院、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发放调查问卷、为地方及国家深入开展关爱残疾人活动建言献策等活动形式,了解残疾人、老年人群体生活现状,为残疾人、老年人群体送温暖。志愿者们先后走访了18户留守残疾儿童家庭,今年还增设回访15户家庭,关注其过去一年中的家庭生活变化,通过与他们聊天了解残疾儿童的情况,送食物、图书、生活用品等爱心物资,让他们感受到阳光与温暖。在城关镇排莫村,志愿者走进小德志的家里,看到他正坐在一台不大的电视机前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动画片。志愿者了解到,小德志从小患有语言智力障碍,一直住在外婆家,由外公外婆抚养。德志的父亲常年在外务工,母亲行动不便,不能劳动,常年在家。小德志的外婆说:“小德志可以进行简单的交流,但自理能力较差,还需要照顾。”志愿者把带来的的新书包、新图书送到他面前,并鼓励他,希望他能够健康成长。志愿服务队在进行回访时了解到,残疾儿童的家长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就业方面存在较深顾虑,希望政府部门能为残疾人群体提供更多学习和就业机会。16岁残疾女孩倚泽的母亲说:“倚泽肢体动作虽然不协调,接受能力较弱,但她喜欢做手工,自理能力也因此有所提高,我们正在找合适的培训机构让她学一门手艺。”回访了十多户残疾儿童家庭的志愿者覃秀洁说:“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帮助残疾孩子和家庭,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不再感到孤独。”16日上午,10名学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在德保县残疾人工作联合会的帮助下,为敬老院全体老人送去一批面条、油盐、洗衣粉等爱心物资。目前,敬老院现共有21位老人,年纪大都为65岁以上,且身体状况不佳,由于孤老、残障或子女无暇照顾等原因,住在敬老院。志愿者们通过陪老人话家常、下象棋、观看电视节目、打扫房间、表演自己精心准备的文艺节目等活动,为老人们带来温暖和欢乐。为更好地了解当地群众对身边残疾人的关注情况及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力度,志愿服务队在德保县开展为期三天的关于关注身边残疾人问卷调查活动。团队在德保县城北农贸市场、芳山文化公园、环球广场、中兴街道等街道,进行关注残疾人宣讲,并发放宣传资料,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实践团队向群众发放了150份《德保县关注身边残疾人问卷调查表》,倾听群众心事,获取了第一手真实信息素材。 志愿者们还向德保群众发出关爱残疾人倡议,争做关心残疾人的实践者、宣传者和推动者,了解关于残疾人的相关政策,关心和帮助身边的每一个残疾人。志愿者蔡坤说:“通过给留守残疾儿童家庭送去温暖,了解到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与帮助,在敬老院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看到他们开心的笑容,我们也满心欢喜。希望今后有更多人参与到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中,为残疾人群体、孤残老人送去阳光与温暖。”据了解,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阳光·助残”志愿服务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的支持下开展的。该活动致力于调查研究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状况,为残疾人群体办实事、办好事、送温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联系人:谭容 15678138046 马丽媛 18775345373 覃靖珊 18776899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