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数:89
粉丝数:37
注册时间:2014-11-22
|
【百色人才网资讯】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个企业招人,谈了两个月终于决定了人选,中选者却要求了高于现职1.5倍的保障薪资,主因是对方是外商。 当我时招聘负责人觉得惊愕之时,求职者却说“我朋友去 **谈的比我还要高”,此时,问题就来了:一开始没有“讲清楚”双方的期待,造成事后的误解。 此事反映了大多数求职者对于涨薪资的一个心态,和对新工作的“认知”的了解的看法。下面“小百”来分析整理下案列给大家参考。 1.不要拿朋友、同事来当参考值做比较,这会让人落入永远不够的陷阱 首先,很多信息并非全盘的事实,人们往往只会说好的。除了四舍五入,有的还是无条件“进入法”,还有把其他零零总总的津贴福利都加进来,最多的莫过于把不固定的绩效奖金、年终奖金全数纳入;再将这个数字拿来谈下一份工作的保障年薪。因此大部分的年薪被虚报的机率很高;并非骗人,而是双方想的不一样。有的是有条件的年薪,像是外商,看似相当高的年薪,也会因不同的职位而有不同的条件达成才能拿到。 2.不要忽略长期的发展与新工作对自身的加乘效果 很多人都认为换工作就要换薪水更高的,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不然,每个人需求不同,升迁空间、工作的广度/深度、新的挑战与学习、加班频率、工作环境都是选择的因素。有很多人转职是希望减少工作份量多一点时间照顾家庭,薪资自然无法提升。有些人在台厂当主管职,跳外商则变独立作业;因增加了外商经验,提升了格局/视野,下一步则可能跳得更好。
|